
下山後,原本想按照原先的規劃,從仁愛街轉中山路,再走到民權街(老街),無意間發現,原來登山入口的對面,就是三峽老街入口,是條小巷子,走到底即可到達老街(中段),真是貼心的設計。
三峽老街,我喜歡這條街上的巴洛克式的建築,雖然這是經過重新整建後的,但還是保有其風格,這裡才稱的上是"老街"啊!
老街上也有賣金牛角的店,還蠻多間的,一般的遊客好像都是在這帶伴手禮,請記得找老店福美軒唷,福美軒的金牛角真的好吃,推推推。
在老街上晃了一回,有兩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,一項就是打陀螺(上圖),這些年輕人陀螺打的還真好,很佩服(我完全不會),不知需要練習幾百、幾千回,才能有這樣的水準,但他們看起來還挺不開心的,沒有笑容,或許是表演一整天很疲累。
而另一項印象深刻的是剪影,記得這種技藝只有小時候在中影文化城看過,聽說現在已經沒甚麼人會了(之前新聞也有報導過),沒想到還可以在三峽看到,剪紙阿伯的手腳很俐落,當天還蠻多人在排隊的,就沒有上前湊一角,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三峽老街看看,剪一次50大洋。

離開老街後,往右手邊的不知名小街走去,該是補充體力的時間到了,吃了一串10大洋的干貝花枝丸,一串三顆,老闆叫賣聲超大,人潮絡繹不絕,干貝花枝丸還挺好吃的,只不過老闆胡椒刷的太大方了,有點鹹。
花枝丸隔壁的香腸,香味四溢,看起來挺可口,也蠻多人在等待,我想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吧,如果這樣還踩到地雷,我也認了,向老闆點了一隻25大洋的黑豬肉香腸,小等了一下,狂被煙燻,但值得啦,香腸好吃唷,,除了原味,還有高粱口味,高粱是35大洋。→ 現場人太多,太擁擠,所以不方便拍照,只能口述啦。
離開小街後,向規劃中的美食前進,原本還找不到,馬上拿出手機PAPAGO一下,誰像我們一樣妙,不是開車時用,反在是走在人行道時,使用上導航,XD。
『橫溪Q肉圓』,是從食尚玩家書上看來的,這個肉圓的特點就是低溫油炸,讓肉圓看起來、吃起來都與油炸過的肉圓不相同。
鳥蛋肉圓,從外表看起來,真的不太像是油鍋撈起的,撥開外皮後,可以看見鳥蛋(膽固醇很高,不要多吃)、肉餡及筍塊,外皮還蠻Q的,挺好吃,真的不像是油炸過的那種皮,但內餡就有點油,餡料口味蠻普通,但醬有一點點鹹。
吃完鹹的小吃,一定要來個甜點。
經過橫溪Q肉圓後,直走到十字路口(不過馬路唷),就可看見『阿來伯山泉水豆花』,在右手邊的騎樓下。
依稀好像有看到阿來伯,應該是他本人吧,送豆花來後就騎車走了,據說這間是他兒女開的,現在是年輕店員顧店。
加了碎冰的小紅豆豆花。
小紅豆豆花,紅豆料多,紅豆也有煮到透爛,但豆花帶有些微焦味,不知是不是特色,還是給我碰上燒焦?
粉圓豆花,粉圓料有點少,覺得粉圓不好吃,豆花燒焦味更重,今天粉圓徹底的輸了,還是紅豆豆花好吃。
即將結束半天行程,回停車場的路上,就在停車場斜對面的路口,看到了這攤賣『宜蘭蔥餅』的攤販,蔥餒,我怎麼能抵擋得了它的魅力呢?!
這~~~金黃色的外皮,更增添了幾分可口度。
一口咬下,滿滿的蔥啊!!
覺得都是大蔥,不是幼的那種,像是牛在吃草的FEEL,胡椒味很重,吃到喉嚨卡卡,我~~不愛這味,小打槍。
後記:隔天起床小腿是沒有很痠痛,也沒有鐵腿的感覺,代表我還是年輕人一枚,哈哈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橫溪Q肉圓
地址:台北縣三峽鎮民生街193號
阿來伯山泉水豆花
地址:台北縣三峽鎮民生街121號 → 網路上,有查到另一間地址是 三峽鎮民生街149號。
◎ 延伸閱讀
【台北】三峽 鳶山登山步道 & 老街半日遊 (上)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arrie128/17942187